李卫东能够猜到,当惠而浦微波炉发动价格战时,吃不消的不仅仅是西芝电器,其他像是松下、日立、夏普等日本品牌,肯定也是损失惨重。
全世界无论在哪里,只要日本品牌和美国品牌处于同一区间,日本品牌肯定是竞争不过美国品牌的。
李卫东打算趁这个这个机会,多联系几家日本企业,争取将他们的微波炉生产线,也统统收入到囊中。
京城的松下驻中国办事处,李卫东见到了松下中国区负责人本间浩田。
本间浩田是一位中国通,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生活过,所以本间浩田可以说一口东北味道的中文。
“李先生,你为惠而浦代工微波炉,可是令我们松下电器在北美市场损失惨重啊!我现在很好奇,惠而浦微波炉的价格,究竟能降低到什么程度!”本间浩田一副东北人自来熟的样子。
李卫东知道,本间浩田只是在变相的询问惠而浦的代工价格是多少。
李卫东也没有隐瞒,直接回答道:“本间先生,我给惠而浦的代工价,是每台微波炉25美金。这个价格应该比在日本生产微波炉的加工费,便宜5到10美金吧?”
李卫东照例撒了个谎,故意把惠而浦的代工费说成了25美金。
本间浩田点了点头:“你对市场的认知很准确,在日本生产微波炉的话,每台微波炉的加工成本大约是3300日元到4000日元之间,差不多是30到35美金。”
“也就是说,如果惠而浦要打价格战的话,松下电器是永远不可能战胜惠而浦的。”李卫东笑了笑,接着说道:“本间先生,不知道松下电器有没有兴趣把微波炉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来?”
“李先生,你的意思是,想要代工松下电器的微波炉么?”本间浩田已经猜到了李卫东的意图。
李卫东马上点了点头:“本间先生正是睿智。如果松下电器将微波炉的生产业务交给我的话,每台微波炉,我只收取15美金的代工费,这样松下的微波炉的生产成本,就会比惠而浦低10美金,那么也就不用再惧怕惠而浦的价格战了。”
“李先生,非常感谢你的建议,但我们松下电器并不打算将微波炉生产交给代工厂。”本间浩田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。
李卫东则开口问道:“本间先生,松下电器是不是打算直接在中国建立微波炉的生产工厂?”
本间浩田同样很坦诚的点了点头:“我们松下电器的确是打算直接在中国建立微波炉工厂。”
李卫东马上说道:“重新建立一个工厂,需要建设厂房、招聘员工、培训工人,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。而且工厂建成以后,松下电器还要派出管理人员,付出大量的管理成本。
与其那样的话,不如直接以OEM代工的模式进行生产,那样的话松下电器无需付出管理成本,也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生产的风险。
而且我的工厂已经掌握了微波炉生产的相关技术,我还有很多经过培训的工人,可以直接投入生产,松下电器直接将微波炉生产线交给我,也可以减少时间成本。
更何况根据中国的政策,就算是松下来中国设厂,也只能设立合资厂吧?松下要负责建厂,要负责工人的招聘和培训,还要负责管理,最终却只能得到了一个合资厂,这并不划算。”
本间浩田点了点头:“李先生,我也知道站在成本的角度上,找代工肯定要比自己从头建厂更加的划算。
但是我们松下电器有全盘的战略布局,在中国建立微波炉工厂,是我们战略布局中的一环,我们不可能为了节约一点点成本,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战略。”
“那真是太可惜了。”李卫东轻叹一口气,接着说道:“如果有机会的话,我还是希望能够跟松下电器合作。”
中国加入WTO之前,国内的政策的确是阻碍了很多外国的投资者,当时国内的很多的产业并没有对外资开放,而那些对外资开放的产业,也必须得有中方参股,变成合资企业。
纯外资的企业不是没有,但数量并不多,而且大多数是集中在特区。
资本向来都是贪婪的,对于很多外资而言,花钱花功夫来中国设厂,最终却只能合资,获得的利润要分给中国一半,这就不划算了。
而且当时中国的市场不像现在这么大,对于外资而言也没有诱惑力,很多外资宁愿不赚这笔钱,也不愿意费功夫来中国设厂。
像是松下这种,愿意接受合资的条件,也要来建工厂的,基本都是做未来的战略布局。
……
李卫东来找松下电器,更多的是一种试探,因为在李卫东的记忆中,松下电器最终并没有选择代工,而是选择在中国设立微波炉工厂。
松下电器是最早来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,早在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领导人访日的时候,就参观过松下电器。
后来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访华,并且向中国企业提供了黑白显像管的成套设备,从此拉开了松下电器对话投资的序幕。
1987年的时候,松下电器就跟中国的一家电视机厂,成立了合资企业,所以松下电器对于合资这种事情,向来是不排斥的。
从电视机、洗衣机,到电冰箱、空调,松下电器对于中国的策略,始终是投资建厂,在鼎盛时期,松下在中国拥有八十多家工厂,依附在松下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数量也非常的巨大。
时移世易,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,百年松下在电器业务上连年亏损,最终还是抛弃了直接建厂的策略,开始采用代工。
现如今的松下,电视机是由海信和TCL代工贴牌的,电冰箱是由美菱代工的,洗衣机是有金鱼代工的,只有空调是松下自己在广州的工厂生产的。
那些花大价钱买一台松下电视机,然后开始吹松下电视机清晰度多么牛叉,比国产强的多的人,肯定是不知道,他们吹的实际上是海信或者TCL。
在九十年代,微波炉的利润很大,松下电器当然不会错过,于是1994年的时候,松下在中国投资成立了专门的微波炉工厂,打算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松下微波炉。
松下的微波炉工厂也是合资的,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占股35%,松下电器(中国)占股25%,中国政府背景的一家投资公司占股40%,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松下电器(中国)也是合资企业,所以这家合资工厂差不多也是中日双方各占50%的股份。
当时这家工厂总投资是25亿日元,以1994年的日元汇率而言,是一笔相当于两千多万美元,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。
然而工厂才刚刚建好,就遇到了格兰仕发动微波炉的价格战,连续三年将微波炉的价格对半砍,结果就是松下的微波炉工厂还没投产,就干脆停产了。
后来松下的微波炉工厂虽然顺利的投产,但最终也只是销往国外,比如美洲、欧洲、非洲、东南亚,以及返销日本本土,在中国市场,松下微波炉是毫无竞争力的。
……
李卫东确定了松下电器会在中国设立微波炉工厂后,又将目标转向了日立、夏普、三洋等日本品牌。
最终只有三洋对于李卫东的代工建议比较感兴趣,而日立和夏普都表示,不会采用代工,而是要在中国直接设厂。
九十年代,日本家电品牌在华的策略,基本都是直接投资建厂,而不是选择代工。
三洋在华的业务重点主要放在电机、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,做的都是家电产业的上游设备,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发展下游产业,所以比较能够接受代工生产。
李卫东原本还打算去找一下韩国的三星和LG,不过仔细一琢磨还是算了,三星和LG自己都是做代工的,又怎么可能再去找别人代工!
……
小狗电器的会议室中,李卫东直接宣布了年产100万台微波炉的目标。
“之前不还说年产三十万台么,怎么一下子变成一般万台了!”王京低声嘟囔着。
王京是负责生产的副厂长,一下子提升了三倍多的产能,王京顿时有些头大。
李卫东则接着说道:“之后会有新的微波炉生产线运过来,分别来自于西芝和三洋,另外我们原来的生产线,也会进行扩充,以我们现在的技术,应该是能做到的。”
“那又得加盖新厂房,还带再招人?”这次说话的是马忠义。
马忠义负责招人和建设,这也是他最关心的话题。
李卫东点了点头,接着说:“马哥,你主要做好厂房和宿舍的建设工作就行,招人的话,咱们可以直接去找市扶贫办的王主任,要多少人,他都能送过来!”
马忠义犹豫了片刻,低声说道;“卫东,新建厂房和宿舍,得需要镇上给咱们更多的土地才行。”